參考里程座標

參考里程座標圖 

自導式步道解說資訊

樁號 4:北大武山的林相變化,1540~1800公尺間為暖溫帶闊葉林,以樟科及殼斗科為優勢樹種,1800~2500公尺為暖溫帶針闊葉混合林,以紅檜為優勢樹種,2500公尺以上為涼溫帶闊葉林,以台灣鐵杉為優勢樹種。

樁號 5:北大武山的哺乳類動物,常見有台灣獼猴、台灣長鬃山羊、黃鼠狼、黃喉貂、白面鼯鼠、條紋松鼠。

樁號 6:附生植物,可分著生、攀緣、纏勒、半寄生和寄生等五種類型,常見種類有伏石蕨、石葦、瓦葦、崖薑蕨等。

樁號 8:台灣粗榧,生長於海拔650~2700公尺間森林,與紅豆杉最大差別在葉背有明顯的白色氣孔帶,種實是楕圓形核果。

樁號 9:山櫻花,又名緋寒櫻,原生海拔500~2000公尺闊葉林中,開花後所結果實,是鳥類鍾愛的食物,總是吸引許多鳥類駐足。

樁號10:青楓,生長海拔500~2000公尺森林中,葉片通常5裂,每年秋冬葉片會隨低溫逐漸轉黃、變紅,果實為翅果。

樁號11:台灣紅豆杉,北大武山區為台灣紅豆杉原生環境之一,常作為傢俱材料及雕刻使用,樁柱所在位置為紅豆杉與杜英合抱。

樁號12:藍腹鷴,步道沿線火炭母草果實為藍腹鷴的最愛,為台灣特有保育鳥類,分布海拔300~2000公尺中低海拔森林內。

樁號13:腐植質苔土層,位於杜鵑林下的土壤,覆上一層綠色的苔蘚,有如柔軟的地毯,也提供許多小型動物的棲息環境。

樁號14:杜英,果實有如橄欖,常作為庭園樹、行道樹。

樁號15:樹根與水土保持,樹木生長時由樹根吸收土壤養分,藉由樹根不斷擴張,能吸收更多養分,此處杜鵑林廣大的樹根群,加上豐富的腐植質層與地被植群,能達涵養水源功能。

樁號16:四照花,有著四片白色花瓣,是珍貴稀有的植物,分布中低海拔的森林,每年4月中下旬為其花期。

樁號17:台灣杜鵑,為台灣杜鵑品種中最高大的一種,葉背有灰褐色毛絨為主要特徵,每年約4~5月開花,花色白色或淡紫紅色。

樁號18:台灣紅榨楲,葉片五淺裂,秋季與青楓因低溫轉紅,春季嫩葉亦呈紅色。

樁號19:阿里山千金榆,又名雞油舅,亦屬北大武山區常見的變色植物,葉片重鋸齒緣。

樁號20:台灣一葉蘭,為台灣代表性的高山原生蘭花,每年3~4月為花期,花朵單一,偶見二朵,呈粉紅色、淡紫或深紫色。請千萬別動手摘取,以讓大家都能欣賞。

樁號22:帝雉,為台灣特有種鳥類。

樁號23:樹瘤,樹幹受傷時會留出汁液將傷口封住,避免蟲、菌侵入危害,久而久之形成獨特的樹瘤。

樁號27:瓦魯斯溪發源地,為東港溪上游,以日湯真山、北大武山、南大武山圍繞的谷地為集水區。

樁號28:西施花,每年3~6月開淡紅色花。

樁號29:崩塌地,受重力作用沿邊坡向下滑動或崩落的塊體運動現象。

樁號30:高山鴨腳木

樁號31:豐富的蕨類植物

樁號33:紅檜及台灣鐵杉混合林

樁號34:射鹿溪發源地

樁號35:倒木的功能

樁號36:台灣鐵杉

樁號37:紅毛杜鵑

樁號38:玉山杜鵑

樁號39:台灣馬醉木

樁號41:玉山箭竹

樁號43:高山開花地被

樁號45,46:眺望屏東平原及台灣海峽、眺望台東平原及太平洋